(一)正虚诸证
1.脾肾气虚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溏,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
2.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溏,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
3.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
4.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
5.阴阳两虚: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
(二)邪实诸证
1.湿浊证: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厚腻。
2.湿热证: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
3.水气证:全身浮肿,尿量少,心悸、气促,甚则不能平卧。
4.血瘀证:面色晦暗,腰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5.浊毒证:恶心呕吐,口有氨味,纳呆,皮肤瘙痒,尿量少,身重困倦,嗜睡,气促不能平卧。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倦怠乏力
1.加强患者安全宣教,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二)腰酸膝软
1.指导患者起卧势缓。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3.遵医嘱艾灸,取肾俞、气海、关元等穴位行温和灸。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神门等穴。
5.遵医嘱低频脉冲治疗,取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
6.遵医嘱药熨法,每日治疗2次(或遵医嘱加减),每次治疗时间40~60分钟。
(三)恶心呕吐
1.观察及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及时报告医师。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内关等穴。
(四)皮肤瘙痒
1.协助患者剪指甲,指导患者避免用力搔抓皮肤。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水肿明显者不宜采用。
3.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4.遵医嘱中药药浴。
(五)水肿
1.监测体重、腹围、出入量等指标。
2.重度水肿者宜卧床休息,头面眼睑水肿者应头高位,下肢水肿明显可抬高足部,阴囊水肿可用阴囊托托起。
3.遵医嘱药熨法。
4.遵医嘱中药泡洗,重度水肿者禁用。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将1~2ml生姜汁与中药混匀后同服。
(2)服用通腑降浊类中成药,服药期间有便溏加重者,立即通知医师。
(3)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
(4) 急诊用药遵医嘱。
(5) 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2.注射给药
(1) 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 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 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 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 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 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① 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② 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③ 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
④ 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3.外用中药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过敏体质者慎用。
(二)特色技术
1.中药泡洗
(1)足部:浸泡温度为38~41℃,时间30~45分钟,每天1次,泡洗同时可按摩涌泉穴。
(2)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遵医嘱实施,先将术肢放置于70~80℃药液之上进行熏蒸15分钟,再将术肢浸泡于药液中15分钟。
2.中药保留灌肠
3.耳穴贴压
4.艾灸
5.药熨法
6.穴位按摩
7.中药药浴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指导患者晨起做深呼吸屏气运动,在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下散步、练习八段锦等。
2.协助患者进行自我保健方法,如按摩足三里、肾俞等穴,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钟。
3.遵循运动的个体化原则,协助患者制定运动计划,鼓励患者长期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
4.做好皮肤护理,涂抹润肤品,减少皮肤瘙痒。
(二)饮食指导
施行持续性饮食营养管理,记录出入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
1.正虚诸证
(1)脾肾气虚证:宜食健脾补肾益气的食品,如炖服红枣、肉桂等。食疗方:红枣煲鸡粥。服食期间不宜食萝卜。
(2)脾肾阳虚证:宜食温阳的食品,如肉桂、羊肉等。食疗方:羊骨粥等。
(3)气阴两虚证:宜食滋阴补气的食品,如玉竹、桑葚等。
(4)肝肾阴虚证:宜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的食品,如红枣、枸杞子、山药、扁豆、薏苡仁等。食疗方:红枣山药粥。
(5)阴阳两虚证:宜食阴阳双补的食品,如牛肉、羊肉、韭菜、山药等。
2.邪实诸证
(1)湿浊证:宜食健脾化浊的食品,如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等。食疗方:苡仁煲瘦肉。
(2)湿热证:宜食清热化湿的食品,如赤小豆、薏苡仁、冬瓜等。食疗方:苡仁煲鲫鱼。
(3)水气证:宜食化气利水的食品,如冬瓜、丝瓜等。食疗方:萝卜煲瘦肉。
(4)血瘀证:宜食活血化瘀的食品,如葡萄、慈菇、桃子等。食疗方:桃仁粉冲服。
(5)浊毒证:宜食解毒化浊的食品,如绿豆、赤小豆、薏苡仁等。食疗方:绿豆苡仁粥。
(三)情志调理
1.语言疏导法:运用语言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化郁为畅,疏泄情志。
2.移情易志法:鼓励患者采用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放松操等。
3.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体会。
4.加强肾脏替代治疗的宣教,缓解患者心理压力。